第104章 罢手的郑家
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:吻安,小娇妻!、霸道老公放肆爱、元尊、恰似寒光遇骄阳、尸命、名门隐婚:枭爷娇宠妻、惹上妖孽冷殿下、跑出我人生、漫漫婚路、侯门弃女:妖孽丞相赖上门
王胆儿不服刘平的阴阳怪气,嚷嚷起来。
“刘掌事你这话怎么说的?明明是你撞我锄头上,怎么反而怨起我来了?!”
掌事旁边的小厮不服了,立即呵斥王胆儿。
“你小子真不知好歹,要不是我们掌事的,你那锄头可就要了刘监工的命!”
“我那只是吓唬吓唬他,白操什么心呢?!”
“吓唬?我们可都看见了,你那是下死手,你想仗着是官家的人,欺压良民不成!?”
这一句话可惹恼了王胆儿的人,纷纷怒骂起来。
他们是赵寒派来的,依照他们县令的名声,有欺压良民一说?!
赵寒没吐半个字,赵彪急吼吼。
“都给老子闭嘴!让你们来修城墙还是打架的?西夏军一来,都不想要小命了?”
两边的纷争逐渐小下去,赵寒背着手,一一瞧了过去。
刘平本想再说两句,被他一扫,立即吞了声。
赵寒这才缓缓开口了。
“本官说过了,这事要赶。你们郑家要是不想出力,出银子就够了。”
刘平急了,他自小就是在郑家长大,郑家在这事吃了亏,填了银子不说,郑及还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样。
郑家老爷背地里认为,这事得怪赵寒。
都是一个县里的,当时他就该出面保下郑及。
他也只敢在刘平面前念叨几句,万不敢当着外人抱怨。
刘平忠心耿耿,就想在这事上为郑家出口气。城墙还得修的,毕竟玉娇夫人那不好交代。
“赵大人,我们郑家可是诚心诚意办这事。日毒天热,歇一歇别累坏了!”
这时王胆儿一扭头,冲赵寒说道:“大人,都是做工的人,什么时候要休息,我们都知道。”
赵寒指了指王胆儿。
“那他们怎么不用休息?说到底,这不是郑家的事,而是公家的事。”
刘平暗暗磨牙,面上也带了冷意。
“赵大人,我们郑家为杏花县出银出力,真是没落着半点好。”
“你是不是没搞清楚,这墙是你们郑家要修的,本官半个字都没求你们!”
刘平清楚其中的纷争,其实修这城墙,是向玉娇夫人表达诚意。
但玉娇夫人的威胁没了,郑家将这笔账,全算在了赵寒的头上。
刘平干脆冷了脸色。
“赵大人,郑家说好的是捐赠银子,并不完全负责这事。既然做了好事还落这么个下场,还不如不做。”
赵寒乐了。
想用这事拿捏他?
他点点头打量着刘平。
“你是郑家的二掌事,想必这也是你们老爷太爷的意思。行,从今天开始,这墙不用你们修了,银子也不用你们的。”
赵彪闻言瞪大了双眼,他们县衙用钱的地方多着呢!
刘平要真撤资,他们上哪里去找这笔银子填?
他欲开口,刘平抢先开口笑起来。
“好好好,真是个有骨气的大人,那么郑家便撤资了!”
刘平知道这墙是为了安抚玉娇夫人,但现在玉娇夫人已经离开了杏花县。奉京千里迢迢,想必也不会为这点小事,赶到这里!
而且这还是赵寒自愿撤资的。
“是本官说的,带上你们的人,赶紧走吧。”
刘平见他如此干脆,有了一丝犹豫。
这县令不会派人传信给玉娇夫人,再为难郑家吧?
想到这他不禁恨得牙痒痒,一个小县令而已,竟然得此青睐!
他们公子肯定没说错,这县令和玉娇夫人就是有染!
旁边的郑家监工见状,立即凑过来压低嗓音。
“掌事,索性是他自己说的,怨不得我们!正好为郑家省了一大笔银子,难道老爷和太爷会不高兴?”
刘平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,看着赵寒。
“赵大人,既然是您不要的,那么还请写一封文书,告知我们老爷,以免他认为是长工们偷懒耍滑。”
赵寒毫不犹豫写了文书一封,告诉郑家老太爷,不用他们修缮城墙了。
刘平看后满脸笑意,捧着文书急不可耐的转身离开。
“走!”
刘监工得意的看一眼王胆儿,故意大声刺激他。
“把工具一律带走,落下了有你们果子吃!”
郑家长工短工回应着,将此处的工具一一清走。连铸砖的工具,都一律搬走了。
王胆儿大骂起来。
“你们就不是杏花县的人?!事用得着这么绝!?”
赵寒面无表情,看着刘福开对王胆儿比了个中指,笑嘻嘻的带人离开。
王胆儿没心思追究,他满脸愧色的看向赵寒。
“赵大人,草民惹出了乱子,实在对不住。草民的工钱不要了,现在就自己雇人立即修城墙。”
赵寒朝他摆摆手。
“不用着急,这事还没完。你们先去找工具,找到了继续,工钱还是一样算。”
不等王胆儿说什么,他又转向赵彪一脸严肃。
“将这一块地用绳子围起来,闲人不得入内!耽误了官家公事,必追其责任!”
赵彪没有任何异议,连忙准备麻绳和人手去了。
两炷香的时间后,这片兵器坊地界,四周就被拉上了麻绳。
每隔一段距离,就有一名城卫军带刀看守。
赵寒走到一棵树荫下,搬了个小马扎,用袖子扇风看着。
赵彪布置好后,走到他身边。
“大人,您可以回县衙了,这里下官看着就行。”
“不必了,本官现在这等等。”
“等什么?”
“等郑家的人。”
赵寒嘿嘿一笑,不再提起这个话题,赵彪正要打破砂锅问到底,被差使者去搬椅子和茶壶。
刚歇了片刻,一身着绿罗裙的女子的走过来。
“咦?真的是赵大人,这么热的天,您在这做什么?”
是花雕楼的水心姑娘,最受杏花县男人欢迎的清倌之一。
她长相清纯,一心一意的弹自己的琵琶曲。
她唱的曲极好,据说得过奉京名师的指导。她才十三岁,豆蔻梢头,像个邻家小姑娘,一颦一笑总带点羞涩。
花雕楼的红馆很多,所以没人会为难她一个小清官。
大多数男人只点她唱小曲,很少有人为难她。
“哟,水心啊,今天怎么能出来?”
“是点奴家弹曲的客人有事半道离开,正打算回楼里呢。”
水心一笑,嘴角带点酒窝,她怀里还抱着琵琶呢。
https://www.msvvu.cc/94359/94359916/11120270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svvu.cc。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svvu.cc